大夏河,黄河一级支流。古名漓水,藏语称"桑曲",发源于青海省同仁市南部和甘肃省夏河县西部,南源桑曲却卡,北源大纳昂,汇流后始称大夏河,流经甘肃省临夏市,于临夏县塔张村注入黄河刘家峡水库。全长203公里,流域面积7152平方公里。
为认真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用法治力量推动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凝聚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的工作合力,以跨区域联动助力边界平安建设,7月13日,同仁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刘慧泉一行3人赴甘肃省夏河县,与夏河县、临夏县、合作市检察院共同制定并签署了《大夏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公益诉讼检察协作配合机制》。
座谈交流 共建机制
四市县检察院围绕各自在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开展情况及亮点特色分别作交流发言,并就强化跨区域、“一体化”司法协作进行了研讨分析。随后共同制定并签署了以跨区域案件线索移送、联席会议、重大情况通报等为主要内容的《大夏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公益诉讼检察协作配合机制》。
甘南州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靳晓峥表示,两省四地,地缘相近,山水相依,人文相通。本次会议的召开,迈出了大夏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关键一步,今后还要在实践中不断细化、深化和完善,切实做好大夏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后半篇文章。
观摩学习 凝聚共识
与会人员在夏河县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李剑华陪同下,参观了夏河县检察院案管大厅、12309检察服务中心、检察文化长廊等,并观看夏河县检察院公益诉讼宣传片。会后,一同前往大夏河湿地生态保护区,实地了解了大夏河流域生态环境和水资源保护情况。
明确思路 精准发力
同仁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刘慧泉表示,下一步,同仁市检察院将以建立协作机制为契机,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抓好贯彻落实。一要提高政治站位,主动服务大局,全方位推进生态环境公益诉讼跨区域协作走深走实,共同保护好大夏河流域生态环境,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二要依法全面履职,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侵害公益的热点、难点问题,促进源头治理,实现办案“三个效果”的有机统一;三要坚持多元共治,通过加强沟通、紧密协作、积极探索,形成以法治手段保护生态环境的强大合力,为共筑黄河支流区域“蓝天、碧水、净土”提供更强有力的司法保障,助推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以检察工作现代化服务中国式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