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兴调查研究的重要指示精神,发挥检校合作协同育人的优势效能,7月13日,西宁市城中区检察院与青海民族大学法学院开展了以“研学交流促进步 理论赋能强业务”为主题的研学沙龙活动。
活动伊始,西宁市城中区检察院检察长兰茜介绍了研学活动的主题,并推介了城中区检察院立足检察监督视角下对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处遇机制的实践探索,提出目前罪错未成年人罪错行为分级界限模糊、处遇效果未达预期的困境、瓶颈,探寻处遇机制的实践路径。
此次研讨聚焦涉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前沿问题,共同探讨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处遇机制的完善确立,目的在于回应社会关切,共促理论与实践的互动融通,共赴良法善治的效应期待。与会人员围绕确立未成年人的罪错行为临界标准、完善处遇机制、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综合保护履职等相关问题,立足各自研究领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对研讨问题进行了更深层次地分析并发表意见,同时针对现阶段司法实践及理论研究领域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处遇机制的疑难问题展开研讨。
青海民族大学黄涛教授分享罪错未成人分级处遇理论研究成果及域外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处遇的理论架构、制度设计、处遇措施。陈海霞副教授提出了抓住机遇、积极探索,注重方法、打开思路,立足实践、善作善成的期望。
本次沙龙研学是法学理论和司法实务深度结合的一次生动实践,也是双方开展检校合作的持续深化,下一步,将深耕主责主业,把检校合作做扎实,做到位,不断凝聚合力、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开创双赢共赢的检校合作局面,共同为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贡献检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