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下载
无障碍浏览 无障碍浏览
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检察业务 > 第九检察部 > 正文

第九检察部

【“擦亮未检品牌 让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更有温度” 青海检察机关未检品牌展播(七)】一片丹心 只为少年

发布时间:2023-04-17 09:31:44 来源:青海省人民检察院 作者:本站编辑


近年来,玛沁县检察院深入贯彻落实未成年人保护“两法”,通过检察能动履职助推“六大保护”有机融合,以司法保护协同其他五大保护齐抓共管,不断优化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模式,创建“丹丹”未检工作室,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依托精准办案、着力惩防并举,积极参与社会治理,为全县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与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强有力的检察保障。

深入推进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为持续推动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进一步做好涉案未成年人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玛沁县检察院揭牌成立“玛沁县家庭教育指导检察服务站”,并牵头与教育、团委、妇联、关工委联合制定《关于在办理涉未成年人案件中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办法》,进一步完善机制,针对涉案未成年人失管、失教问题开展家庭教育评估和帮教服务,发出《家庭教育指导令》5份。同时以“1+N”家庭教育指导模式,聘请妇联、关工委“五老”同志为“家庭教育指导师”,紧盯涉案未成年人监管问题,开展心理疏导12次,案后跟踪回访5次。

力促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工作规范化。严格落实《关于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的实施办法》,最大限度减少未成年人犯罪信息扩散。联合县公安局、县法院、县司法局召开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工作联席会议,明确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的主体、范围、条件和程序。同时,对县法院、县公安局、县司法局2016年以来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对本院已办结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进行全面自查,依法对办理的1起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进行了犯罪记录封存,并向公安机关、涉案未成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送达了《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通知书》。

强制报告“微”平台成效显著。在全省率先推行未成年人强制报告平台,并聘请形象大使进行广泛宣传,有效拓宽了侵害未成年人案件线索来源渠道。强制报告平台自上线以来,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共收到提报线索35条,经核查公安机关刑事立案2件,其中法院作出有罪判决1件。

未检公益诉讼筑牢校园安全防火墙。近年来,积极履行未检公益诉讼职责,联合民政、消防、市场监管等部门常态化开展校内安全检查20余次、建议整改事项12项。开展校园周边安全专项整治8次,发出校园周边道路交通安全领域检察建议2份、食品安全领域检察建议4份,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持续推进未成年人司法救助工作。为缓解未成年人救助对象生活困难、维护其合法权益、保障其健康成长提供有力支持,通过定期梳理刑事案件,深入基层走访调研等方式,排查符合条件的救助对象,确保每一个符合条件的未成年人均能及时获得司法救助。近年来,办理未成年人司法救助案件3件3人,发放司法救助金9万余元。

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常态化推进。为提高未成年人自我安全保护意识和防范意识,做好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和犯罪预防工作,结合“检爱同行 共护未来”未成年人保护法律监督专项活动,深入学校、村(社区)常态化开展未成年人法治宣传和入户帮教工作,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开展法治进校园、进村(社区)20余次,参与群众、师生7000余人(次),制作、印发宣传资料17000余份。充分利用“两微一端”媒体平台,及时更新发布未成年人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及指导案例,制作双语版未成年人保护微动漫,作品多次被相关部门、媒体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