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下载
无障碍浏览 无障碍浏览
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主题教育 > 正文

主题教育

以学促干 深化检察对口援助 借智借力 推动青海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3-08-21 11:01:35 来源:青海省人民检察院 作者:本站编辑

检察对口援助工作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重要指示和援疆援藏重大国家战略的必然要求。青海省检察机关将对口受援作为筑牢检察基础、深化主题教育、推动全省检察工作全面协调充分发展的重要抓手,用好用活用足政策优势,借智借力推动青海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提高政治站位,强化统筹领导

省检察院党组始终把对口受援工作作为事关全省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和全局性、系统性工程,在“突出重点、强化特色、丰富形式”上下功夫,坚持“加强统筹、统分结合”对口受援工作思路,重点围绕“打基础、建机制、抓统筹”,通过加强年度受援计划指导、带队开展授受双方走访对接、下沉督导检查等方式推动工作深入开展。注重加强机制建设,制发《关于加强青海检察受援工作的若干具体措施》,从健全制度机制、加强统筹管理等四个方面明确提出17条具体措施,建立完善对口援助工作领导机制、六州院向省院党组专题汇报工作制度、对口受援工作年度考核制度、省院对口援助工作联席会议机制,为做实对口受援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主动借智借力,做好精准受援

始终把对口援助做成“一把手”工程,全省各级院检察长亲自谋划部署,亲自审核把关,亲自督促检查,亲自推动落实。坚持年初根据业务短板和疑难问题,梳理形成具体清单,“点单式”提出受援需求,确保供需紧密精准有效对接,为精准受援提供靶向参考。受援院努力做“活”方式,丰富“线上+线下”“请进来+走出去”“输血+造血”“业务+人文”等交流方式,推进一案一事的“组团式”“点穴式”受援,从检察业务、干部人才、教育培训、检察文化、信息科技、资金项目统筹安排,推动“六位一体”受援工作全面平衡发展,并探索跨地区结对共建新形式,提升对口援助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省检察院加强年度受援计划指导,通过开展受援双方走访对接、下沉督导检查等方式推动对口受援工作向纵深发展。两年来,在深受疫情影响的情况下,先后有6批次省级院领导带队互访交流,101名干部互派挂职和岗位锻炼,对900多起案件开展组团式或远程业务指导,148次2801人通过“线上+线下”接受培训,受援资金1029万元。

三、立足区位特点,推动“六位一体”平衡发展

黄南州检察院主要领导随同州党政代表团赴天津考察交流,为探索与当地党委政府一体推进检察对口援助工作作出有益尝试。天津市检察院共享“云课堂”和法律业务培训课程视频,极大丰富了我省检察机关培训资源。海北州检察院积极推动检察文化交流,促进“沂蒙精神”和“两弹一星精神”深度融合。海西州检察院和浙江省检察机关打造“浙青检察机关跨地区理论研究交流平台”,为借助对口援助机制、探索具有青海特色的检察理论研究新路奠定了基础。玉树州检察院以“千里同屏”“云会面”的方式开展线上专题培训,畅通援受两院的业务指导渠道,真正做到了“输血”变“造血”。海南州检察院主动沟通衔接,全面梳理受援需求,邀请江苏各级检察院来海南州实地调研,促进精准援助。果洛州检察院以“质量建设年”为契机,将对口受援工作置于检察工作整体布局中谋划推进。

四、注重互促共建,深化主题教育

近期,京津鲁省级检察院主要领导先后带队赴青调研考察,对口援助内容日益深化,方式日趋多样,规模逐渐扩大,交流合作更加密切。三地检察机关依托自身优势不断推动和深化“六位一体”检察援青工作,尽心竭力为青海检察机关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强大支持。同时,援受双方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载体,注重发挥双方品牌优势,创新文化援助载体,积极开展形式丰富多彩的交流共建活动,促进党的建设、队伍建设、业务建设同受援工作深度融合,实现文化互通、感情共融、检察共建。青海省检察院与北京市检察院赴海东市互助县五十镇班彦村开展“追寻领袖足迹 凝聚奋进力量”联合主题党日活动;山东省检察院前往原子城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在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纪念碑前宣誓,重温入党誓词;黄南州检察院赴天津觉悟社纪念馆开展主题党日活动,重温五四精神、加强党史学习,领悟初心使命、补足精神之“钙”。通过联合党建活动,教育引导检察人员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凝聚奋进力量,不断增强检察履职推动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深化主题教育成效,推动检察对口援助工作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