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下载
无障碍浏览 无障碍浏览
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检察新闻 > 地方动态 > 正文

地方动态

大通:公益检察助力“无碍”环境

发布时间:2024-03-04 10:04:51 来源:青海省人民检察院 作者:本站编辑

为建设美丽大通,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保障残疾人、老年人平等、充分、便捷地参与和融入社会生活,促进社会全体人员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大通县检察院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的颁布为契机,制定了“公益诉讼检察助力‘无碍’共享美好生活实施方案”。

方案共分为四个部分。方案的目标和任务是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有效解决影响残疾人生活、出行、办事等方面的无障碍环境建设问题。通过重点案件办理,精准发现、深入分析、推动解决全县无障碍环境建设中存在的普遍性、深层次治理问题,形成示范效应,推动转化为制度成果,丰富公益诉讼促进全县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督促行政机关对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公共交通、医疗卫生等方面进行无障碍服务改造,消除社会服务各领域的障碍,保障残疾人、老年人能够平等充分参与社会生产生活,维护其生活尊严,提升其生活品质。方案中确定了十个“无碍”监督范围,通过十个方面的监督将“无碍”环境建设提质增效,切实让残疾人、老年人能够享受到美好生活。

根据方案要求,大通县检察院通过走访大通县残疾人联合会,调取了本辖区残疾人基数、就业、生活起居数据情况,尤其是了解“无碍”环境出行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同时通过调查走访相关行政部门详细了解本辖区“无障碍”环境建设的详细情况,如有些小区设置的无障碍通道不符合规划要求、有些老旧小区没有无障碍通道建设、公共停车场没有单独划出残疾人专属停车位、残疾人通道占用、主要交通十字路口没有语音提醒服务等问题线索,截止目前已发现50余条线索,相关证据正在调取中。

下一步,大通县检察院将积极落实方案,及时办理发现的案件,通过一案办理,实现全域治理。一是数字检察服务无障碍类案件。探索建立“无碍”数字监督模型,推动信息化与无障碍环境的深度融合,聚焦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深度应用于出行、居家生活、就业创业,便利特殊群体获取信息和服务,充分参与社会生活,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二是引进外部力量服务无障碍建设,针对无障碍环境建设中存在的技术鉴定难题,如坡度是否达到技术规范等问题,通过专业鉴定机构来确定是否符合要求,从而做到监督有依据;三是要更加突出发挥公益诉讼的预防性功能。深化无障碍环境建设公益诉讼监督,积极探索预防性公益诉讼,将检察监督的视角从事后整改向事前预防转变。如在规划设计、施工验收环节上及早监督、预防风险,实现全程跟进,避免造成无障碍设施功能缺失或者返工浪费。四是要更加广泛凝聚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合力。进一步加强与相应职能部门的沟通对接,强化协作配合,认真听取残联组织的专业意见。在聚焦城市治理的同时,同样要注意缩小城乡差距,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更加系统、更加完整、更加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