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下载
无障碍浏览 无障碍浏览
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检察新闻 > 地方动态 > 正文

地方动态

海西:在问题中找准破解发展难题思路举措

发布时间:2023-12-08 08:53:45 来源:青海省人民检察院 作者:本站编辑

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海西州检察院以问题为导向,在“精准选题”和“攻坚破题”上下功夫,努力把调研成果转化为破解海西检察事业发展难题的思路方法和工作举措。

调查研究力求“精准选题”。以问题为导向,对标《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12个方面调研内容,对照省州委和上级院重点调研课题,紧盯制约海西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老问题”,聚焦社会治理工作难点堵点的“大问题”,研判影响检察工作现代化的“新问题”,确定30项调研课题,其中院领导牵头承担14项,各部门具体负责16项,内容既涵盖“四大检察”,又充分结合海西工作实际,通过“有的放矢”定位调研坐标,持续提升调查研究工作的科学性、精准性、操作性。

“攻坚破题”坚持靶向发力。以效果为目标,严格落实《青海省人民检察院领导干部和业务小组带案带事带问题下沉调研指导办法》,深入海西州7个基层检察院和16个工作联系点开展多方位、多维度调研,既看“高楼大厦”又看“背阴胡同”,详细了解基层工作情况,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努力做到把情况摸透、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确定的30项课题中,已取得阶段性调研成果28项,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96条,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98条,通过“对症下药”开出调研良方,不断增强问题整改工作的及时性、针对性、实效性。

“履职三问”破解发展难题。如何在“自身发展”中推动海西检察工作现代化,服务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海西建设?海西州检察院紧紧围绕党的绝对领导、监督理念更新、体系完善优化、机制改革创新、自身能力建设等5个方面开展调研,针对检察监督“深”与“实”问题、检察建议“质”与“量”问题、教育培训“方”与“法”问题、监督模型“创”与“新”问题存在的短板弱项,提出推进海西检察工作现代化要牢牢把握“政治性”方向、“人民性”定位、“公平性”目标、“能动性”要求、“专业性”保障,着力解决刑事检察不强、民事检察不会、行政检察不敢、公益诉讼检察不精、检察侦查不硬等问题,不断推进海西检察工作现代化向纵深发展;如何在“诉源治理”中推进海西社会内生稳定,以检察机关依法监督的“我管”促进职能机关依法履职的“都管”?海西州人民检察院紧紧围绕社会治理检察建议理论和实证开展调研,针对检察工作层面和被建议单位层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坚持党委领导、聚焦服务大局、抓好督促落实、加大宣传报道、加强以案释法、健全完善机制等6个方面对策建议,得到州委政法委高度重视,要求海西州检察机关在发送检察建议时抄送各平安办,同时把被建议单位回复函送平安办报备,由平安办统筹综合治理,社会治理检察建议调研工作为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海西”“法治海西”建设提供了重要决策参考;如何在“数字赋能”中强化检察法律监督支撑,达到“个案办理—类案监督—系统治理”的良好成效?海西州人民检察院紧紧围绕构建“业务主导、数据整合、技术支撑、重在应用”的数字检察工作机制开展调研,针对数字理念还不深入、信息共享基础薄弱、内部数据挖掘不够、检察技术支撑不足等4个方面问题,深化运用“解析个案、以点带面、构建模型、综合治理”的大数据法律监督路径,实现“一域突破、全州推广”叠加倍增效应。海西州两级检察院现已构建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53个,取得应用成效45个,通过数据筛选和碰撞比对发现各类法律监督线索1590条,制发检察建议80份、纠正违法通知书27份,公益诉讼立案47件,监督公安机关撤案2件,挽回各类经济损失1512.42万元,数字模型焕发监督活力,应用成效进一步凸显,“数字革命”为服务保障海西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出了检察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