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行政违法行为监督,把监督办案职能向社会治理领域延伸,是新时代检察工作的重要使命。今年以来,湟中区检察院立足行政检察职能,开展交通运输等领域行政检察监督,研发建成《交通运输领域行政执行案件法律监督模型》,在行政检察工作中初见成效。
转变理念,突破线索来源瓶颈 湟中区检察院在开展行政检察监督专项活动中发现,行政执法检察监督处于起步阶段,缺乏案件线索是面临的重要问题。只有改变陈旧的工作方法,转变理念,构建智慧检务,开展数字检察,让科技为检察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撑,才能突破面临的困境。根据工作实际,湟中区检察院研发构建了《交通运输领域行政执行案件法律监督模型》,确定监督点监督环节,形成思维导图。从法院及行政部门、司法局收集了2021年以来的交通运输领域行政案件数据750余条,通过比对筛查后发现监督线索13条。 数字赋能,开展诉源治理 以模型使用为抓手,从筛查出的监督线索入手,湟中区检察院经开展实地调查核实后,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归类,针对行政执法活动的不当行为问题,及时召开案件听证会,听证员一致同意向行政机关制发检察建议。随后湟中区检察院向行政机关制发类案行政检察建议2份。行政机关认可采纳建议,并邀请湟中区检察院检察官为其单位执法人员进行了相关法律知识的讲解培训。通过制发检察建议督促纠正了明显不当的行政行为,从根源上治理预防了行政机关的违法行为,降低行政争议的发生率,将保护权、监督权和解决争议权相结合,推动争议的源头治理防范。 持续改进,激活行政检察监督 数字检察具有问题切口选择针对性强、办案期限短成效快等特点,推进数字检察与能动履职有机统一,是新时代检察工作的重要手段。目前该模型仅在交通运输领域应用,经不断改进完善后,可适用于多种领域的行政执法检察监督工作中,为行政法律监督工作的有效开展及提高办案效率打下良好的基础。 下一步,湟中区检察院将进一步拓宽思路,找准切入点,快速融入数字检察,不断完善法律监督建模工作,以数字检察助推法律监督工作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