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荣成市检察院党组成员、一级检察官 伯先强
公益诉讼,相遇在门源
随着飞机缓缓降落,我踏上了青海省的土地,入眼望去的金色花田,让我震撼。青海门源,一个处处与“金色”这个词息息相关的地方:金色的土地、金色的森林、金色的花海,以及人们在金色的河边淘出的金子。在盛夏之初,为加强与门源县检察院公益诉讼方面的交流,担负着检察机关对口援建工作的职责使命,踏上了前往海北州门源县的旅程。
门源这个烟波浩渺的县城,引动着我心中的万千思绪。翻开门源县的诗册,金戈铁马的战场,神话传说的古地,高天厚土,风土民情无一不引人遐想。浓艳的黄花,紧沿着浩门河畔,在高原蔚蓝的天空下与远山近水,村落人家交相辉映,远近皆为美景。浩门河蜿蜒飘舞,给人丰富的遐想和通绝境般的惬意。
踏上这片土地,门源县检察院的同志早已在等候,带我来到这个美丽的县城,我也在这里度过了两个月的“青荣”时光。
高地海北,传扬红色精神
来到门源检察院的第一时间,同志们带我参观旱台民兵连红色教育基地,旱台民兵连,这是一支来自海北州门源县的“高原模范民兵连”,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的那个艰苦年代,他们以生命捍卫人民,以鲜血净化高原,戍边卫民的红色精神与民兵精神,必将代代传承。
“巍巍峨峨祁连山,风刀雪剑烈骨寒;红旗指处峰让路,战士刀头血未干”,围绕着《祁连战歌》开展的情景党课,也让我印象深刻,从战歌旋律中,拂去历史的尘埃,追思那永不泯灭的记忆,更感受到了门源广大干部群众“缺氧不缺精神,高原更高标准”的工作作风。
天碧云白夏日光,高山流水草清香。来到门源县,这座县城给我带来了惊喜,恰逢门源回族自治县成立70周年县庆暨油菜花节开幕仪式系列活动,我在参与活动过程中,体会到了门源县同志的热情和关怀。当然,高山雪原也为我举办了一场特殊的欢迎仪式—高原缺氧,气压的变化让我怀念家乡,但在全院干警的帮助下,我克服了困难,积极投入各项工作,誓要在工作与活动中展现山东援青干警的风采。
公益诉讼,理解和融入门源
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具有地域特色,需要依托区域资源开展工作。门源县是青海省的“北大门”,境内自然资源富集,县域五分之二处在祁连山国家公园,森林覆盖率达到39.29%。门源县更是青海省旅游发展战略布局中祁连山风光带生态旅游观光廊道的核心地段,也是古丝绸之路辅道和新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这也意味着门源县的公益诉讼检察工作面临着更多挑战。
针对门源县检察院公益诉讼工作条线任务繁重、人员缺少的情况,我深知必须要保持“责任压实、要求提实、考核抓实”的工作态度。在援建期间,我跟随鲁进才专委先后到圈马台公益诉讼修复林、铜矿修复地等处检查公益诉讼治理、检察建议落实情况,参与到工作当中,以实践总结门源县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的先进经验。通过PPT展示荣成市院开展的公益诉讼工作,分享荣成市检察院在公益诉讼办案工作上好的做法和先进经验和。
跨越千里山海,共续青海与山东的检察情谊,何其有幸。两个月的援建之行匆匆而过,离别之时也有万般不舍,门源县检察院干警艰苦卓绝、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始终让我难以忘怀,勉励我接续“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的优良作风,唯有实干,唯有全力以赴,方能不负期待,不负情谊,不负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