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粮以土为本,耕地保护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近年来,海北检察机关依法能动履职,积极发挥公益诉讼职能,全力落实好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常态化开展土地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督促相关行政机关履职尽责,办理多起非法破坏耕地案件,涉及耕地面积2800余亩。
案例一:
2019年,门源县检察院在履职中发现,门源县浩门镇小沙沟村近千亩耕地内因种植经济作物火焰蔘遗留大量农用薄膜碎片,存在污染耕地和周围环境的风险。遂即立案并向相关部门发出诉前检察建议书,被监督单位收到检察建议后积极落实整改措施,及时开展清理工作,将残膜上缴指定收购点,共计清理农田2750 亩。
整改前
整改后
案例二:
2022年,门源县检察院接到辖区村民举报,某工程项目部租用耕地存放土方,程项目部撤离后未将租用耕地砂石块清理干净,严重影响春耕生产。立案后及时与相关部门磋商并向其发出提醒函的督促履职,被监督机关积极监督项目部在不破坏耕地的前提下,以“机械+人工”方式将砂石全部清理干净,交由当地村民进行播种。
案例三:
2021年,刚察县检察院在履职中发现,县域一处耕地倾倒大量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遂即立案并向相关部门发出督促整治检察建议,相关部门迅速行动,清理垃圾5吨,对被破坏的5余亩土地完成覆土种草,铺设网围栏400米,及时消除污染耕地和周围环境的风险。
整改前
整改后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我国宝贵的资源。海北检察机关将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示范引领作用,凝聚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检政合力,让每一寸耕地都成为丰收的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