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上午,城中区检察院、城中区妇联、城中区残联举办“建立民事支持起诉协作机制签约仪式暨城中区民事支持起诉联络站、城中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揭牌仪式”。
此次城中区检察院、城中区妇联、城中区残联会签《关于建立民事支持起诉协作机制的意见》及成立检察院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是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充分发挥检察机关和妇联、残联组织职能优势,建立对口联系、信息通报、线索移送、办案协作等工作的有益探索,也是推进支持起诉工作规范化、制度化、长效化,强化社会弱势群体司法保护,促使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着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有效举措。
下一步,城中区检察院、区妇联、区残联将进一步发挥各自职能优势,强化合作,共同推动妇女、未成年人、残疾人权益保护工作:一要抓实抓细机制落实。通过信息共享、参与共商、联合宣传等机制,进一步畅通妇女、未成年人、残疾人等群体法律维权渠道。通过建立支持起诉案件线索移送机制,明确各单位案件线索移送的标准和内容,畅通支持起诉与法律援助之间的衔接。提升合力工作成效,不断健全保护妇女、儿童、残疾人权益工作机制,筑牢维护妇女、儿童、残疾人合法权益根基。二要强化发挥作用。以城中检察院多年以来打下的良好未检工作基础为依托,统筹全区家庭教育资源,通过联席会议研究家庭教育问题;开展分类指导,协助检察机关办案,探索涉案未成年人家庭教育问题;关注特殊家庭,提升家庭教育方面的特殊指导和个案服务能力水平,提升涉案未成年人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不断提升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的实践运行效果,共同保障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三要示范引领带动。注重提炼总结工作经验,宣传工作亮点,形成示范带动效应,打造民事支持起诉协作、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的“城中样板”。
一个机制凝聚工作合力。在“三八”妇女维权月期间,城中区检察院与城中区妇联共同会签《关于建立民事支持起诉协作机制的意见》正当其时。该机制明确了检察机关支持起诉受案范围,确定了民事支持起诉案件线索移送机制,建立了支持起诉工作日常联络和联席会议机制,搭建了检察院与妇联共同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新平台。
两个阵地延伸司法触角。城中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在区检察院正式成立,该中心将开展涉案未成年人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对象主要是在区检察院未检部门办理案件过程中发现需要针对性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的涉案未成年人家庭,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教育子女的科学知识和方法。引导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培养未成年人法律素养、良好道德行为习惯,重塑良好家庭关系,促进未成年人健全人格的养成。检察院“民事支持起诉工作站”在区妇联设立,进一步畅通了妇女权益维护渠道,推动妇联落实好妇女信访案件首问负责制,将婚姻家庭类侵害妇女合法权益相关案件线索及时按程序移送检察机关,协调将其纳入办案范畴,提升服务保障水平。
一次座谈推进市域综合治理。座谈会上,大家围绕发挥检察机关、妇联、残联专业优势,充分合力促进男女平等、家庭教育、妇女儿童残疾人发展做深入交流,协商加大对弱势群体的支持起诉工作力度的具体措施,合力推动各项工作。区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兰茜:区检察院结合中区妇女、儿童、残疾人保护实际,直面问题,一直致力于完善信息共享、线索移送等机制,并将进一步聚焦这类弱势群体保障领域新问题,在民事公益诉讼、家庭教育等领域加强履职,深挖家庭暴力等线索,及时给予救助指导,努力创建中区经验。市妇联宣传部网络工作部部长张建立:对城中区在保障妇女儿童权益方面所做的工作给予高度肯定,提出紧紧围绕家庭教育、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律宣传等方面形成工作合力等意见建议。区妇联主席赵玺凤:区妇联将以此次联建和建立工作站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检察院的协作配合,充分发挥机制作用,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努力创建中区家庭教育和维权工作新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