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下载
无障碍浏览 无障碍浏览
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检察新闻 > 地方动态 > 正文

地方动态

城中区检察院:以《青海检察•增刊》为载体,助推检察理论研究一体化创新实践

发布时间:2022-12-13 17:13:05 来源:青海省人民检察院 作者:本站编辑

检察理论研究工作是推动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先导性、基础性工程。今年以来,西宁市城中区检察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紧盯检察基础理论研究和实践中的突出问题,不断加强和深化检察理论研究,为新时代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理论支持。

省检察院将城中区检察院作为全省检察理论研究工作联系点,专门在《青海检察》设置一期专刊,鼓励干警积极撰写理论文章、承担调研课题。省、市两级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加强工作指导,3次前往该院进行督促、指导,发挥上级院带动、示范、指导作用,为培养造就更多优秀的专家型检察官和检察理论研究人才奠定基础。

检察理论研究的主责在检察机关,“一把手”是关键。西宁市城中区检察院党组高度重视检察理论研究工作,将其作为基础性、战略性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紧抓全省检察理论研究工作联系点契机,成立检察理论研究专班,指定院检委会专职委员对稿件层层把关,一批热爱调研工作、有调研能力及写作水平的年轻干警被确立为重点培养对象,干警逐步实现从“要我写”向“我要写”的自觉转变;院领导既当指挥员,也做战斗员,检察长多次召开会议,对《青海检察•增刊》组稿事宜提出要求,带头开展理论研究,检察理论研究氛围逐渐浓厚。

检察实践的创新和发展,是理论研究的重点课题。西宁市城中区检察院始终坚持从办案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在问题中总结规律、提升经验,做到既坚持务实的作风,紧密结合工作实际,以丰富的检察理论研究“产品”服务检察实践;也注重创新,立足一线检察工作,不断拓宽理论研究的思路,实现检察理论研究新的突破。在推动理论研究队伍建设一体化的同时,西宁市城中区检察院聚焦变革所向、实践所要,紧紧围绕办案实践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坚持精准化选题,加强对数字检察、能动履职、少捕慎诉慎押、认罪认罚等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全体干警积极参与,深挖办案实践这座“富矿”,发现“真问题”,提炼“实做法”,在总结提炼中更加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办案与民生、办案与民心的内在联系,检察监督办案与厚植党的执政基础的关系等,全面系统地看待“四大检察”之间的联系,以更多更优质的理论研究“产品”助推检察工作提质增效,形成了具有较高质量的19篇调研文章。

检察理论研究一体化不仅指检察系统及检察机关内部通力合作,还需积极向外部“借脑”。西宁市城中区检察院秉持开放式研究思路,因地制宜,积极尝试检校合作,用好用活与法学院校、专家学者的互动交流机制,全面推动检察理论研究提质升效。今年8月,西宁市城中区检察院组织召开专题座谈会,邀请省、市院法律政策研究室负责同志及青海师范大学法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马兰花等在会前审阅稿件的基础上,通过“线上+线下”讲解的方式,对干警撰写的文章逐一进行了认真、细致的修改,针对“标题概括不全面、摘要和关键词不精炼、正文提出问题不明确、脚注及参考文献不规范”等问题进行了客观、严谨的指导,并提出了具体的修改意见。最终,《青海检察•增刊》优中选优,13篇调研文章被选定刊发。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城中区检察院将紧抓时代脉搏,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在检察履职中对标对表《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不断发挥理论研究“智库”作用,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法治自觉、检察自觉,持续研究司法改革、法律监督办案中的重点难点等问题,能动回应检察工作创新发展中的新问题新需求,锤炼检察队伍,以更多更优质的检察理论调研“产品”,助力“四大检察”“十大业务”全面协调充分发展,为基层检察事业行稳致远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