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以来,青海省检察机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最高检关于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部署,紧密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各项检察职能作用,通过开展法律宣传、参与调解、办理支持起诉案件、打击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等方式助力农民工追讨劳动报酬,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充分体现了检察机关以人民为中心的办案理念,为平安青海建设贡献了检察力量。
一、基本情况
2021年底,青海省人民检察院部署开展“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作用,依法助力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专项活动”,进一步加大帮助农民工讨薪力度。2022年1-5月,全省检察机关民事检察部门参与劳动保障等部门调解涉农民工劳资纠纷74次,帮助追回劳动报酬4150.4万元;受理支持起诉363件,诉前促成和解98件,追回工资404.51万元;支持起诉183件,法院采纳支持起诉意见97件,涉案金额达202.25万元,合计为农民工追回欠薪4757.16万元。开展涉农民工维权法律宣传106次,受众人数达7100余人,编发信息87篇,与相关部门建立工作机制20个。
全省普通刑事检察部门共受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案件38件40人,提起公诉11件13人,追回拖欠农民工工资926.68万元。
二、主要做法
(一)创新办案模式,破解维权难题。全省检察机关践行精准监督理念,综合运用提供法律咨询、协助收集证据、提出支持起诉意见等方式为农民工维权提供帮助,同时注重多元化解矛盾,有效发挥检察听证、和解等机制作用,通过引入专家学者提供“外脑”支持,适时召开检察听证会,扩大检察办案的公众支持力和认可度。省检察院坚持问题导向,在办理某国有煤业公司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中主动作为,与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公安厅等部门共同召开约谈欠薪企业专题会,在充分了解企业存在的困难后,办案人员认真梳理该欠薪问题中的相关法律关系,通过充分开展释法说理,让涉事企业直面问题难点、痛点,积极筹集419.8万元资金进入共管账户,保障被拖欠工资的147名农民工及时拿到报酬。平安区院积极创新“格式化”办理涉侵害农民工权益案件办案模式,以制作标准化支持起诉意见书等方式,简化案件受理程序,提高办案效率,为农民工维权提供一站式服务。海晏县院主动摸排欠薪线索,及时约谈欠薪企业负责人,通过检察机关居中主持,农民工、企业和劳动监察大队各方“坐下来谈”的方式,促使当事人解开“心结”解决难题,协助67名农民工拿回拖欠工资34万余元。久治县院在办理争议较大、涉及人数众多的案件时,以公开听证的方式让司法活动在阳光下运行,赢得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支持和认可。
(二)促进源头治理,有效化解矛盾。全省检察机关强化与相关责任主体协作配合,既注重依法办理涉农民工讨薪个案,又注重查病根、除病灶,促进源头治理。针对企业主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案件,贯彻落实少捕慎押慎诉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坚持化解矛盾为主,鼓励、引导犯罪嫌疑人认罪悔罪,积极筹措资金支付劳动报酬,在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同时最大程度减少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湟中区院在办理叶某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中,针对犯罪嫌疑人叶某某长期拖欠农民工工资拒不支付的情况,从罪名认定、社会危害等方面释法说理,促使叶某某自愿认罪认罚,积极筹措资金,在偿还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同时进行赔偿,取得农民工谅解,检察机关对叶某某作出相对不起诉决定。
(三)加大惩处力度,强化警示作用。各级检察机关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具体行动方案,依托与行政执法部门建立的“两法衔接”工作机制,通过实地走访、主动出击查找线索,督促相关部门及时向公安机关移送犯罪线索,对恶意欠薪案件通过提前介入侦查、专业化办理等方式依法处理,传递打击欠薪犯罪与追讨欠薪并重的鲜明信号。互助县院在办理朱某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时,在发现朱某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行为可能涉嫌犯罪后,督促相关部门及时向公安机关移送犯罪线索,依法审查后向县人民法院提起公诉,最终作出有罪判决,为45名农民工挽回经济损失68万余元,社会反响强烈,实现了办理一案、警示一片的效果。
(四)深化协作配合,做好同向发力。全省检察机关主动加强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召开工作联席会议,创新协作方式方法,实现内外部协同履职。共和县院积极建立联系平台,与共和县人社部门成立劳动维权联合工作站,为该院了解农民工利益诉求,增强劳动者维权意识,加快处理劳资纠纷提供便利条件。海北州院通过与法院、公安、人社、信访、司法部门协调,建立农民工讨薪信息交流和案件移送机制。贵南县院充分发挥12309检察服务中心职能,对事关群众民生问题的案件,及时介入、公正办理,用公开听证的方式,摆事实、讲道理、释法律,督促相关单位及时履行法律义务并得到各方当事人认同。果洛州院充分运用检察一体化办案机制,增强刑事检察、民事检察、行政检察联动协作、同向发力,形成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检察合力。
(五)抓好宣传引导,助力理性维权。全省检察机关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平台,大力宣传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典型案例、经验做法。化隆县院制作宣传手册《支持起诉那些事》2000份,对检察机关支持起诉职能、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进行图文并茂的宣传。海南州院利用检察双语之声、检察双语多媒体工作室等平台,运用通俗易懂的藏汉双语对法律规定开展宣传活动,让群众拿起法律武器维护合法权益。
三、下步工作设想
下一步,全省检察机关将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委、最高检解决农民工欠薪问题的决策部署,履行法定职责,常态化做好检察机关帮助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实现欠薪隐患早发现、问题早解决,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一)深化专项活动。为确保专项活动持续推进,省检察院将联合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建立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协作机制,不断深化信息共享、线索移送、专职联络员等工作制度,将专项活动走实走深。健全联合发布典型案例机制,不定期向社会发布帮助农民工讨薪典型案例,引导类案办理,警示督促相关欠薪企业合法、合规经营。
(二)完善制度机制。积极发挥检察一体化办案机制作用,形成上下联动、条线互通的系统监督模式,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平台等联系机制,探索开展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劳动报酬权益保护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建立追讨欠薪“一站式”快办机制,推行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速裁程序,进一步畅通农民工维权渠道。
(三)加强跟踪监督。积极开展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回头看”,加强事后跟踪回访,确保农民工工资如数发放到位;加大民事执行监督,确保讨薪案件执行活动合法得当;督促职能部门依法履职,在解决欠薪问题的同时梳理行政机关在管理上的问题、短板,通过检察建议提出纠错、整改意见,推动相关部门弥补管理漏洞、建章立制。
(四)加大宣传引导。结合“宪法、民法典宣传九进+”活动,深入项目一线、工地现场,广泛开展以案说法、办案释法的普法活动,通过宣讲相关法律规定,讲解依法讨薪典型案例,督促企业强化法律意识、依法支付农民工工资,引导农民工用法学法、增强依法维权意识,推动全社会形成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良好氛围。
附件:
全省各地检察机关办理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数据分析
一、办理支持起诉案件地区分布不均
从地区分布来看,2021年至今,西宁市检察机关共办理助力农民工讨薪支持起诉案件284件,占全省同类案件总数的38%,海东市检察机关共办理助力农民工讨薪支持起诉案件293件,占全省同类案件总数的40%,海西州检察机关共办理助力农民工讨薪支持起诉案件117件,占全省同类案件总数的16%,西宁、海东、海西检察机关办理助力农民工讨薪支持起诉案件占全省同类案件总数的94%。
二、以参与调解方式追讨欠薪效果更佳
从追讨欠薪的方式看,各地检察机关参与劳动监察部门调解131件,占全省检察机关办理支持起诉案件总数的19.7%,但通过调解追回欠薪5327.16万元,占全省检察机关追回拖欠农民工工资总数的89.5%,以参与劳动监察部门调解是全省检察机关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纠纷的“关键一招”。
三、专项活动促进办案效果提升
自2022年1-5月开展专项活动以来,全省检察机关受理支持起诉案件363件,开展诉前调解74件,合计追回欠薪4757.16万元,较2021年全年增长2.90倍,增长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