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1日,在省检察院、省教育厅、省妇联、团省委和西宁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的共同努力下,青海省“未爱·守心”未成年人观护基地正式挂牌成立。 青海省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郭全新,西宁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周海春为基地揭牌。 活动现场,郭全新与省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王瑞菊,西宁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薛卫星共同签订了《青海省“未爱.守心”未成年人观护基地共建协议》。 青海省“未爱·守心”未成年人观护基地作为省检察院、省教育厅、省妇女联合会、团省委和西宁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倾心打造的我省首个省级未成年人观护基地,主要针对检察机关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等4类16至18周岁的涉案罪错未成年人进行“1+N”联合帮教救助,为他们提供专业学习场所和“订单式”职业技能培训,通过引入司法社工、心理咨询、青年志愿者等参与观护帮教、教育矫治,帮助他们学习相关技能、重拾信心,顺利回归社会。 郭全新在致辞中指出,建立未成年人观护基地对罪错未成年人实行分级干预矫治,是检察机关能动履职,以司法保护助推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六大”保护融通发力的有益探索和创新之举,也是检察机关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推进未成年人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务实举措和重要抓手。基地运行过程中,要强化相互协作配合。加强与教育、妇联、团委特别是西宁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的协作配合,定期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及时互通信息,研究解决基地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根据学校需求开展普法宣传,提供法律咨询,确保基地有序运行。要切实发挥观护作用。做好申请进入观护基地人员的审核把关,指导下级院制定个性化帮教方案、确定帮教小组成员,综合运用职业教育、心理干预、法治教育等多种方式,提高观护帮教的精准性、实效性,确保罪错未成年人在学习中提升思想觉悟,掌握专业技能,重新融入社会。要努力形成品牌效应。“未爱·守心”是省检察院与省教育厅、省妇联和团省委共同打造的一个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品牌。近期,还将在沈家寨中学建立“未爱·守心”观护基地,对16岁以下的涉案罪错未成年人进行分级观护帮教,教育感化挽救更多的涉案罪错未成年人。今年年初,省检察院联合教育、司法、妇联、团委打造了青海省“未爱·守心”法治云课堂,定期为全省未成年人普及法律常识。今后,还将打造更多的“未爱.守心”特色法治产品,力争形成我省特色未检品牌效应,推动实现我省未成年人全面综合司法保护。 周海春强调,青少年犯罪预防和帮教工作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在全党全社会掀起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重要时刻,青海省“未爱·守心”未成年人观护基地的建立,是贯彻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的生动实践,是帮助未成年人学习技能、改过自新的社会化体系建设的有益尝试,也是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西宁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将在省检察院、省妇联及团省委的指导下,依法履职、遵守协议,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阵地作用,切实担负起保护、教育、引导未成年人的职责,多举措以帮促教,引领涉案未成年人重回社会。 保护未成年人,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下一步,省检察院将进一步加强与各共建单位的协作配合,密切工作联系,不断创新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新举措,丰富帮教形式、扩大帮教规模,切实推动我省未成年人观护基地树品牌、出成效,共同营造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良好氛围,为我省未成年人健康安全成长保驾护航。 青海省教育厅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处长赵晓伟,共青团青海省委权益部部长安国亮,青海省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秘书长赵雅萍,西宁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工作部部长祁维祥等参加揭牌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