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城北区检察院认真贯彻落实省、市院关于未成年人案件集中统一办理的安排部署,以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为原则,以“两法”实施为契机,创新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创立“北检护蕾”未检品牌,推动构建未成年人保护大格局。2021年,城北区检察院被共青团中央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授予“青少年维权岗”。
一、细化家庭保护,助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引导未成年人监护人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断强化家庭监护责任。监护督促令、亲职教育、联合帮教活动齐发力,针对涉案未成年监护人监护缺位的问题,向监护人发出《家庭教育促进法》实施以来首份监护督促令,并开展亲职教育,从亲子情绪管理、建立良好关系的一般原则、冲突处理、经典事例解说等方面为家长们介绍了家庭教育应当注意的问题。同时对不捕不诉的未成年人,联合社区帮教人员对未成年人及其家人开展帮教、训诫等工作,引导其调整人生航向和管教方式,提升家长的管教能力,帮助其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
二、深化学校保护,全面增强检校共建工作
为深入落实最高检和教育部关于《检察官担任法治副校长工作规定》的工作要求,安排所有员额检察官担任辖区内小学法治副校长和法治辅导员。结合校园欺凌、暴力伤害、性侵等人民群众高度关注的问题,以“检察云课堂”的形式,通过云端共享将开学第一堂法治课覆盖率做到100%。聘请专业心理辅导人员作为未成年人心理辅导师,开展心理测评、心理疏导14次,帮助未成年人尽快走出心理阴影。针对朝阳学校发生一起校园欺凌事件,及时安排干警及心理疏导师前往该校开展校园法治宣传和心理疏导工作,有力杜绝该类事件再次发生。开展线上检察开放日活动,
三、优化社会保护,构建立体保护新模式
认真落实九部委《建立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针对个案案发,制发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1份,对辖区52个酒店经营单位负责人进行集中授课,督促从业人员履行安全防范义务。认真执行《关于建立教职员工准入查询性侵违法犯罪信息制度的意见》,在公安机关和教育部门的配合下,对辖区1300余名教职员工进行违法信息查询,把好从业准入关。
四、固化网络保护,营造文明健康网络环境
为推进预防未成年人网络沉迷工作,维护网络安全,联合教育、卫生健康、文化和旅游、网信等部门开展未成年人沉迷网络专项检查活动,对辖区内的网吧、电竞酒店开展专项检查,打击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接纳未成年人进场等违法违规行为,从源头防范未成年人进入网吧。同时开展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活动。提醒广大群众自觉远离和抵制电信网络诈骗,特别是针对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打赏直播等行为进行引导,让青少年正确认识网络,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抵制网络对自身的影响。
五、实化政府保护,完善未成年人保护体系
积极构建党委领导、职能部门协作、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未成年人保护大格局。多次向区委、区人大常委会汇报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由区政府牵头成立西宁市城北区未成人年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职责并制定相关工作措施。实现苦练内力与巧借外力相结合,加强与其他部门的联系,完善协作机制。为充分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与区法院、城北公安分局等单位会签《妇女儿童被侵害“一站式”取证工作实施方案》、与公安、民政、教育等九家单位签订《关于落实建立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的实施意见》,为未成年人检察工作规范化、精准化打下坚实基础。
六、强化司法保护,推进四大检察协力护航
开展未成年被害人“一站式”办案救助机制,和城北公安分局率先成立全省首家未成年被害人一站式救助中心,充分保护未成年被害人合法权益,避免未成年被害人受到二次伤害。积极推进未成年人业务集中统一办理。综合运用惩治、预防、监督、教育等手段,充分发挥刑事检察、民事检察、行政检察、公益诉讼四大检察职能,设立未成年人检察办公室,组建未成年人案件办理团队,扛起未成年人国家监护人职责。充分发挥公益诉讼在未成年人保护中的职能作用。聚焦涉及未成年人利益的食品药品安全、玩具文具、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和设施安全、校园周边治安和交通秩序、网络产品和服务等领域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问题,开展“小餐桌”专项检查,联合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学校周边午托班专项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向相关部门提出检察建议11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