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检察院第八检察部与西宁市检察院未检办能动履职,积极协调省教育厅为湟中区检察院办理的一起涉案未成年人妥善安置转学事宜,以办案的实际成效推进诉源治理,化解社会矛盾,力争以“小切口”满足未检“大需求”,努力探索“专业化办案与社会化帮教相结合”的办案模式。
涉案未成年人小爽(化名)(17岁)是一名中专学生,检察官在审查案件时,本着“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通过多方走访了解取保候审期间小爽的行为表现,充分开展社会调查、心理疏导、家庭教育等审前工作。经调查发现,小爽因缺乏家庭关爱,加之法治意识淡薄,导致过失犯罪,在其主动投案自首后认罪悔罪态度好,具备帮教条件。综合考量案件事实、社会调查、心理测评情况,为保障学业、教育管束和预防再犯,湟中区检察院承办检察官根据其法定代理人需求,征求校方意见后,主动将相关情况逐级上报到省检察院。省市院未检检察官第一时间下沉督导,动态研判、细化需求,围绕以个案办理助推类案治理为要点,通过“一个平台”,积极推动“三级联动”,实现“一体化办理”,共同研究制定精准帮教、助力回归、辅助性教育等计划措施,协调会同教育部门及学校组织,制定安置办法,妥善处理转学事宜,开启跨区域转学”绿色通道”,为涉罪未成年人回归校园提供特殊服务,用“大爱”助力“迷途知返”。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事关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事关亿万家庭幸福安宁,事关社会大局稳定。省检察院党组提出“提质量、创亮点、强素质、固基层、保廉洁”的工作要求后,第八检察部以开展“质量建设年”为抓手,强化未检条线协调联动,探索“小案精办”模式,“小案”不小看、“小案”不小办,善于智慧借助、纂指成拳,形成治理合力,织密“上下联动、条线互通、全域行动”的关爱网,以有力有效的举措共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